对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152号建议的答复
石民建议字〔2025〕第20号
阮亮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统筹规划解决配套用房难题
一是强化用地保障。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河北省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和《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严格按照人均建筑面积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落实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土地政策,以多种方式供应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民间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以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二是强化用房保障。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支持利用存量场所改建养老服务设施。落实存量房屋和设施改造为养老设施的建设标准、指南和实施办法。利用存量商业服务用地开展养老服务的,允许按照适老化设计要求适当放宽户均面积、租赁期限等土地和规划要求。养老服务机构所使用的存量房屋在符合规划且不改变用地主体的条件下适用过渡期政策,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使用土地。
二、优化配套政策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市民政局出台了《石家庄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综合运用规划、财政、人才等支持政策,引导各类主体参与养老服务,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一是支持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及运营。家庭养老床位每张床位按照2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适老化改造补贴,运营期间参照养老机构床位运营管理,给予实际入住老人的床位每床每月200元运营补贴。二是支持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对纳入改造范围的按照每户最高不超过2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三是持续完善困难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低保家庭老人、社会孤老、重度失能老人和9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计生特殊家庭老人等“六类”老人,分别按照300元/月、100元/月、200元/月、500元/月、200元/月、200元/月标准给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四是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运营。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规模在750平方米以上),建成经属地县级民政部门评估验收,签订相关监管协议并运营满一年后,市级财政按照不超过其符合相关设施建设标准内项目总投资50%且最高不超过8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取得优秀、良好、合格评估等级的,街道(乡镇)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每个每年分别给予15万元、12万元、9万元运营补贴,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每个每年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1万元运营补贴。五是支持老年助餐设施建设。老年餐厅、老年助餐点,建成经评估验收并签订 相关监管协议后,市级财政给予不超过该设施投资总额50%的一次性建设奖补。具备200客每餐供餐能力且达到50客集中堂食设置要求的老年餐厅,最高补贴5万元;具备50客每餐供餐能力且达到10客集中堂食设置要求的老年助餐点,最高补贴2万元。六是支持建立综合责任险补贴。对养老服务设施投保场地意外险的,市级财政补助保险费的80%,有效提高了养老服务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三、探索多元模式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一是供给侧力量不断增强。2018年,我市在长安区、裕华区、桥西区、新华区、高新区和井陉矿区建立了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从事居家上门服务的养老服务商从2018年的39家增加至2025年的145家;服务人员从2018年的860余人增加至2025年的2354人,服务人员队伍还在不断壮大,每年度通过“石家庄市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为老人年服务50万次以上。二是信息化手段不断完善。市民政局牵头建设了“石家庄市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了全市日间照料服务站点和社区老年人之间的信息化联接,老人可在家实现“线上点单、线下服务”,社区日间照料站点可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急、助医、助洁等服务。三是科学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区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208个,乡镇(街道)覆盖率为79.7%,并且实现了全市60个街道的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建有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973个,除新建拆迁的47个社区外,社区日间照料站点实现全覆盖。
四、完善落实补贴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落实补贴政策。为吸引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养老机构稳定就业、提高护理人员能力水平,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奖励。取得本、专科(含中专)毕业证,2017年1月以后与养老机构签订劳动合同,连续工作满3年的奖励6000元,满5年的奖励15000元。签订劳动合同、累计工作年限满一年之后、直接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护理服务的一线在岗养老护理员,可享受每人每月100元岗位补贴。获得养老护理员初级或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或同等职业能力水平证书的,按照每人每月150元标准发放岗位补贴,获得高级或技师及以上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或同等职业能力水平证书的,按照每人每月200元标准发放岗位补贴。二是高质量完成养老服务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2024年扎实开展全员机构培训,推动落实“岗位大练兵”2987人次;有序推进县级培训2987人次;稳步组织市级养老服务骨干力量培训300人以上;全市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830人,超额完成民生工程年度任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三是成功组织“双美”选树活动。会同市养老协会邀请专家对申报“最美养老院长”“最美养老护理员”人员进行量化打分,最终选树“最美养老院长”5人、“最美养老护理员”10人,并在全市“敬老节”活动当天颁发证书和奖金。通过“双美”选树活动,提高了养老服务人员的荣誉感和获得感,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美誉度。
                              石家庄市民政局
                              2025年7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