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民政局
 
市民政局多措并举做好清明节祭扫服务工作
发布时间:2024-04-07    来源:市民政局
【字体: 】    打印
3月23日至4月4日,我市开展了以“平安清明 文明祭扫 倡导生态 移风易俗”为主题的祭扫活动,石家庄市民政局多措并举圆满完成清明节祭扫服务工作,市人民纪念堂、市殡仪馆共接待祭扫群众13万余人次,日均接待1万余人次。
一、全力排查安全隐患,切实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为做好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邀请安全“双控”指导员对市殡仪服务中心职工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组织职工开展消防灭火应急演练,同时指导市人民纪念堂制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全面检查、更新了市人民纪念堂、市殡仪馆院内所有灭火器及消防设施;为防止刮风导致树枝掉落,对市人民纪念堂、市殡仪馆祭扫场所树木进行修剪,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祭扫需求,祭扫高峰期间市人民纪念堂将开放时间由原来的7:30提前至7:00,全体工作人员停止公休,全员在岗服务祭扫市民。
二、创新文明理念,丰富祭扫活动形式
一是开展“鲜花换纸钱”及寄语花墙”活动。市民可将携带的烧纸交给工作人员换取鲜花,工作人员会将收拢的烧纸统一运至装有尾气处理设备的环保焚烧炉集中焚烧,市民祭扫后的鲜花可以安放在鲜花墙用于美化祭扫环境。此项活动,既帮助市民达成心愿,又最大程度减少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和火灾隐患。祭扫高峰期间100余户市民选择用烧纸换成鲜花,主动参与到文明祭扫活动中来。二是开展免费“代客祭扫”服务。针对无法亲自到场祭拜的市民,由工作人员代其向已故亲友敬献鲜花、行鞠躬礼、擦拭寄存格位等,抚慰逝者亲人哀思、缅怀之情。祭扫高峰期间已开展百余次了“代客祭扫”服务。三是开展“云祭扫”活动。以“燕赵生命文化”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市民可通过网络为逝者创建“网上纪念馆”,并通过网络献花、点烛、抒写寄语等方式寄托哀思。祭扫高峰期间共有2500余人次在网上纪念馆中敬香、点烛、留言。四是创建“追思小屋”。为满足市民多样化、个性化的祭扫需求,在市人民纪念堂广场搭建私密的棚架式祭扫场所,内设祭台、祭品、蒲团及香烛等物品。不仅解决了大风、阴雨等恶劣天气对祭扫活动的影响,同时也是祭扫活动由“注重排场的祭扫仪式到注重个体情感表达”的有益实践。祭扫高峰期间追思小屋共使用167次。五是开展“文明祭扫我先行”主题签字墙活动,清明节期间,市人民纪念堂院内装设一面以“文明祭扫我先行”为主题的签字墙,市民可自愿前往签字留言,签字后可获赠寄语卡一张,将填写好的寄语卡悬挂在院内追思树上,完成祈福仪式。祭扫高峰期间市民共书写、悬挂寄语卡片1000余张。
河北广播电视台、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及凤凰网河北频道等新闻媒体对免费代客祭扫、寄语花墙活动、追思小屋、主题签字墙活动、网上祭扫及烧纸换鲜花活动做了专题报道。
三、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文明祭扫新风尚
清明节来临前夕,联合市文明办、市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局通过《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等多家媒体向广大市民朋友、全体党员干部发出了《文明祭扫倡议书》,倡议市民朋友通过鲜花祭扫、植树祭扫、踏青追思等祭扫方式,培树文明、环保祭扫观念,将“重形”的实地实物祭扫,转变为“重情”的精神文化传承。不在道路、街口、广场、绿地等公共区域焚烧祭扫用品和逝者遗物。自觉维护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不在山林、草场等区域“明火”祭扫,形成绿色环保祭扫新风尚,让传统节日回归清净与文明。合理安排时间,避开高峰时段,尽量采取乘坐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车辆拥堵。自觉维护祭扫场所公共秩序,听从民政、公安交管、交通运输、城管执法等部门工作人员安排,平安出行、安全祭扫。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以及各级各类先进典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移风易俗的先行者、文明祭扫的带头人,并积极向亲朋好友和身边群众宣传文明健康的祭扫方式,争做低碳文明祭扫之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