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媒体关注
《中国社会报》:董苹进:不怕吃苦 善于思考
发布时间:2024-07-26  查看次数:1
本报记者   路建英
翩然俊雅、正言厉色的董苹进行走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殡仪服务中心的火化间里,其身影并不引人注目。
然而,这位80后小伙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殡葬专业科班生。2008年5月,董苹进踏入殡葬行业,最初在迁安市殡仪馆工作,几乎在除收费以外的所有岗位都干过,但并未直接接触过遗体。2015年9月,他考入石家庄市殡仪服务中心,又相继在防腐整容、遗体火化等关键岗位上工作至今,逐渐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
“此次获奖,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谈及在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遗体火化师赛项中获得一等奖的感受,董苹进如是说。情理之中,是因为他的确付出了努力,每天凌晨三四点起来背诵赛项模块串词,晚上去楼下公园练习走步和形体;意料之外,则是因为比赛现场高手如云,竞争压力巨大。
对于董苹进来说,从事殡葬行业有压力,更有兴趣。即便前方的道路布满荆棘,他也愿意去闯。
“当初,我报考的是火化岗位,却被调剂到了防腐整容岗位。”董苹进说。入职报到当晚,他被暂时安排住进了守灵堂的内屋,外屋则放置着冷藏棺。“为了壮胆,我在床底下放了瓶白酒。起初晚上不敢去巡查冷藏设备,但又担心会出问题,只能硬着头皮上。”
后来,随着对工作环境的逐渐熟悉,董苹进的内心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他对接触遗体仍有所抵触。曾经,在为逝者进行更衣服务时,遗体的异味让他忍不住冲出屋子,不由自主地呕吐起来。
此后的一次工作经历,让他的态度有所转变。那次,他负责推厅告别,将一位整容过的逝者推进告别厅,当家属看到亲人安详端庄地躺在那里时,他们向董苹进投来肯定和感谢的目光。那一刻,他把这份工作视为自己的事业,开始研究让不同逝者安详体面告别的防腐操作方式,并高效完成过一起国际遗体转运防腐工作,赢得各方认同。
2018年,因工作需要,董苹进调入火化间。初入火化间的他便遭遇了一场“意外”。
一天,当遗体被送入火化炉后,炉门突发故障无法关闭。顶着遗体自燃冒出的浓烟,董苹进毫不犹豫地爬上火化炉顶,尝试用手动装置关闭炉门。然而,这并非易事,手动装置异常沉重,每转动一下都很费力。就在他将要力竭之时,突然发现原来是链条“打结”了。经过正反调试,只听一声脆响,问题迎刃而解。
这次经历让董苹进信心大增,从此开启了钻炉膛、下烟道、拆机械、修电器的探索性工作模式。“每一次火化炉维修后,我都会进入炉膛学习一番,看看是否有新发现。”
董苹进之所以能够洞察问题并分析成因,得益于他在遗体火化师岗位上的长期历练。眼下,他正依据工作实际情况以及职业标准,针对单位现有的平板火化机与骨灰整理机展开改进工作。
在决赛实操环节,董苹进凭借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准确控制火化油耗和烟气排放,确保火化效果达到最佳。在日常工作中,他注重与家属的沟通交流,充分尊重家属的意愿,为他们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不怕吃苦,在实践中思考和总结,才能把工作做好。比赛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水平,还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社会对殡葬工作者的认可与尊重。”面对荣誉,董苹进始终保持着谦逊与谨慎;展望未来,他致力于将遗体火化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用专业与爱守护生命最后一程。